您当前位置: 首页-资源 > -正文

时刻夜谈丨“下班也得盯微信”算加班吗?划时代的判决来了:今热点

来源: 红网2023-04-11 21:58:13

2023年4月11日 阴

今日值班:黄河 郑重


(资料图片)

时刻夜谈第65期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工作岗位在下班期间、休息日也需要使用微信沟通工作,下班后用微信聊工作算加班吗?男子入职一家公司上班仅6分钟就因意外而去世,这样能获得工伤赔偿吗?近日,这两起有特点的劳资纠纷案,官方都给出了答案。

据北京晚报报道,李女士于2019年入职某科技公司担任产品运营,2020年科技公司以连续旷工3天以上为由解除了与李女士的劳动关系。李女士将科技公司告上法庭,其中就要求公司支付她此前在公司任职期间的加班费。李女士称,她在下班后、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共计加班了500余小时,但公司均没有支付相关费用。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李女士与科技公司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执行不定时工作制,因此不支持李女士要求科技公司支付休息日及延时加班费的请求。李女士不服,提起上诉。

北京三中院二审后认为,根据聊天记录内容及李女士的工作职责可知,李女士在部分工作日下班时间、休息日等利用社交媒体工作已经超出了简单沟通的范畴,且《假期社群官方账号值班表》能够证明科技公司在休息日安排李女士利用从事社交媒体工作的事实,应当认定构成加班,科技公司应支付加班费。综合考虑李女士加班的频率、时长、内容及其薪资标准,终审改判某科技公司应支付李女士加班费共计3万元。

民众苦“隐形加班”久矣!该案件的判决结果引发很多网友的强烈共鸣,北京三中院的二审判决无疑给劳动纠纷中的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蓝天。

强烈共鸣的背后,是畸形变态的加班文化根深蒂固。现在不少公司还存在着违背人性的畸形“996”工作制度,强制员工加班,肆意压榨员工的业余生活时间,严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996”对于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是一种伤害,甚至严重影响到员工家庭成员关系的和谐,贻害无穷。喜欢压榨劳动者的用人单位也应该看到,畸形的加班也削弱了员工的生产效率和创造力,往往适得其反,降低了效率,提高了成本。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提高,随着劳动者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不断提高,如何同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作斗争,保护员工权益也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夜谈君认为,在制度设计层面,应当更加注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保障员工权益;用人单位也应该树立正确价值观,重视员工的劳动成果,尊重员工的劳动价值,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夜谈君认为,要想破除加班的积弊,首先需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强烈公共识,那就是——“996”可耻,加班可耻。有人也许会问,那我自愿加班也不行么?其实,哪有什么自愿加班,不过都是大环境下的迫不得已。如果真有人是发自内心的“自愿加班”,那我也只能说,这种行为也是可耻的,因为这种行为侵犯了其他员工不加班的自由,也侵犯了别人学习进步的空间。

从终审判决我们还可以看出,并非坐在办公室加班才算加班,休息日时间通过微信等社交账号处理工作上的事情都属于加班范畴,因此员工也需要加强劳动法相关方面的学习,并在平时的工作中保留好证据,这样作为弱势方的员工,遇到劳资纠纷时,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自己,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

另一起事故是保洁员李阳的意外死亡事件。据半岛晨报报道,李阳在入职一家保洁公司后,上班第六分钟就不幸摔倒受伤,经抢救无效去世。而保洁公司没有给李阳交纳工伤保险,这就意味着保洁公司需要承担高额的工伤待遇。这个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哀悼,也引发了对劳动者保护制度的反思。

工伤部门收到张红的工伤认定申请后,保洁公司仍然认为双方未成立劳动关系,不同意认定李阳为工伤。工伤部门的工作人员十分重视,安排专人调取了小区当天的全部监控,认定李阳确实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摔倒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近日,大连市甘井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李阳是工亡。

此事件告诉我们,工伤的认定不能因为入职时间的长短而区别对待,或推卸企业应该担当的责任。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更是各项工作的主体,负有很大的社会责任。企业需要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标准,建立健全的保护措施,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同时,政府也应该进一步完善适用的法律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各项权益,并增加对企业的监管,以此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凝聚更多力量。

“五一”劳动节就快到了,我们的社会不能仅在劳动节才大力弘扬劳动的光荣,才想起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以上这两起事件都突出了企业和政府在保障劳动者权益问题上的重要性,我们期待国家和企业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能形成合力,共建和谐、平等的劳动环境,让劳动获得更多的尊重,让劳动创造更大的价值。

标签: